广东人被正式确诊为依萍?"被确诊文学"走红

最近


(资料图片)

“我被正式确诊为xxx”这个梗火了

图片来源:小红书

#广东人被正式确诊为依萍#登上热搜第二位

引发4亿阅读量9.4万互动量

图片来源:微博

至于广东人为什么会被确诊为依萍

当然是因为之前广东的雨

和依萍向爸爸要钱那天那么大

图片来源:小红书

一位西安市民因为西安到处都是游客

只想窝在家里

这个状态特别像《甄嬛传》里的沈眉庄

图片来源:小红书

该市民发出了“我被正式确诊为沈眉庄”的感慨

#西安人被正式确诊为沈眉庄也因此登上热搜

图片来源:微博

随即

从影视人物到动漫人物

从植物到动物

网友们的各种“病症”层出不穷

前有广东人和西安人

被确诊为依萍和沈眉庄

后有北京人被确诊为哪吒

图片来源:微博

打工人被确诊的“病症”就更多了

从被确诊为鲁滨逊

再到被确诊为苏培盛

甚至被确诊为土豆

图片来源:小红书

图片来源:小红书

图片来源:小红书

每一次被确诊

就是一次打工人的无奈自嘲

面对种种压力

网友们又被正式确诊为那英

图片来源:小红书

毕竟谁都想在不耐烦时来上一句

“放xx的狗屁,这简直是危言耸听”

爽快又直接

那为什么“被确诊文学”

能在网络上取得如此高的热度呢

01

“被确诊文学”为什么火了?

“梗”源于网民对一定语言文字符号

和人物事件原型的拼接、创作

现在的梗可以说是“一秒一个”

家里网速必须够快才能跟上冲浪速度

有人专门发帖

让网友互相解答那些

“网上很火可你却不懂的梗”

图片来源:小红书

可以看出梗很多

人们的疑惑也很多

图片来源:小红书

作为一个热梗

“被确诊文学”其实是模仿医生诊断

运用人们耳熟能详的形象

对自己的状态进行精准的表达

只要这个人或者物符合你的状态

那就都可以被确诊

甚至有网友戏称

自己在短短一个月

被确诊8次

图片来源:小红书

拉进社会距离的社交工具

“被确诊文学”将具有相似的特征

相似的状态的人群进行归类

这样更容易让人们融入一个圈子

从而拉近大家的社会距离

图片来源:小红书

比如“广东人被正式确诊为依萍”

体现了广东人近期都在遭受狂风暴雨的摧残

图片来源:小红书

大家都是一样的状态

大家都是“依萍”

图片来源:小红书

只要大家都谈到这个“梗”

似乎就是懂了对方的心声

这样社交起来不怕没有共同话题

人们宣泄压力与情绪的方式

如今人们生活压力逐渐增大

身上担负着重重压力

无论是前阵子火的

废话文学

图片来源:小红书

发疯文学

图片来源:小红书

还是最近火的“被确诊文学

都像是为这些情绪与压力

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

人们工作压力大

厌恶社交

就像章鱼哥

图片来源:小红书

图片来源:小红书

人们不想内卷

想要享受生活

就像懒羊羊

图片来源:小红书

懒羊羊和章鱼哥这样

看似“摆烂”的人生态度

却正好迎合了压力爆棚下

人们想要轻松生活的心态

是高压下一种放松娱乐的方式

02

玩梗会产生的不良后果

人们追逐热梗的时候往往更倾向于

用更简洁的词句

来概括一个意思很复杂的内容

这样的概括

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极为方便

比如人们想要表达以下多重含义时

一句“我被正式确诊为水母”就足够了

(图片来源:小红书)

但与此同时

人们原本想要表达的

复杂涵义会被简化

长此以往

人们对于语言的

掌控能力与表达能力将逐渐弱化

很多人和别人交流时

除了“梗”和网络语言

聊天内容不含任何有效信息

遇到不易表达的内容

张口就是一个

“家人们,谁懂啊”

图片来源:小红书

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玩梗

一些网友就很排斥一些“梗”

甚至夸张到引起生理不适

图片来源:小红书

对于不喜欢玩梗的人来说

在交流过程中

梗的使用无疑是一个阻碍

03

最后想说

梗文化在今天人们的生活中

已然占据了一席之地

“被确诊文学”能让人们找到共同话题

并让人们宣泄情绪

缓解内心压力

但我们也需要注意

“烂梗”“滥梗”的使用

对于我们自身的侵害

“玩梗”很快乐

但需谨慎

南都校探(nanduxiaotan)报道

策划/文案:揭琪实习生田桔宏
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

标签:

X
X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中信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6   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